中国·122cc(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转新华社】高质量发展宝鸡探“宝”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孙波 张伯达 陈晨    时间:2019-06-17    点击量:6422    
分享到:

◇以创新驱动破解转型之困,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为牵引,加快动能转换,宝鸡市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信心从哪里来?就在于几十年来聚焦主业从不动摇的专注。”
◇调结构、转方式,从数字上看,舍弃了一些增量和增速,但通过聚焦比较优势,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聚集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印迹和品格。
       位于渭河之滨、秦岭之北的陕西宝鸡是一座拥有2770年建城史的城市,3000年前西周时期制作精美的青铜器、铜车马呈现出这座城市古代制造业的辉煌。
       1963年出土的“何尊”铭文中,有“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一造型雄奇的国宝级文物,折射出这块土地源远流长的制造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工业重镇,一批大国重器先后诞生于此,创造了中国装备制造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历经壮丽70年发展,今天的宝鸡向世界闪耀着一张张“中国制造”名片:中铁宝桥公司的高铁道岔,助力中国高铁创造了“硬币不倒”的神奇;122cc官网集团研发的4500米深潜器载人球壳,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宝石机械公司的12000米石油钻机,技术全球领先……
       仲夏时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宝鸡市的工厂企业、产业园区,在工业机器人舞动的长臂前,在自动化石油钻机下,在工人忙碌的身影旁,感受到一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从容不迫与勃勃生机。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宝鸡市保持定力和韧性,以创新驱动破解转型之困,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为牵引,加快动能转换,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有一种坚持叫定力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西北人与现代生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都有着浓厚的宝鸡烙印:宝花牌空调、双鸥洗衣机、长岭-阿里斯顿牌电冰箱,一件件“宝鸡制造”见证了这里雄厚的制造业实力。
       然而,世纪之交,市场经济浪潮来袭,许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国企,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创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法士特”就曾面临生死存亡。
      “上世纪末企业最困难时,锻造车间的小伙子们下了班去饭馆吃饭,2元钱一碗的面条都舍不得买。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放弃对企业的执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鉴铂忆及过往,满是感慨。
经济下行、利润压缩,转型时期的浮躁感扑面而来,一些制造企业转向金融资本、投资地产的时候,“一根筋”的法士特人依旧专注于自己的主业。
   “世界上有那么多精而专的百年老店,我们为什么不行?摆脱困境,唯有专注产品创新这华山一条路!”
       给技术人员发放岗位津贴,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性能,请进来、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陆续祭出。在市场的摔打中,法士特人开始捕捉到“品质”“服务”“成本”几个关键词。短短几年,公司上下面貌一新。
       坚守换来拨云见日。今天,走进法士特集团宝鸡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6DS装配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一串串生产数字,彰显着企业的勃勃生机。
       始终以重型汽车变速箱研发为主业的法士特集团,如今产销量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行业的“单项冠军”。
“变速箱是完全竞争的行业,我们和世界顶级企业已短兵相接很多年。企业拥有1100多项发明专利,面对市场变局,提前储备人才、储备技术,不打无准备之仗。”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旭耀一字一顿,言谈间自信满满,“信心从哪里来?就在于几十年来聚焦主业从不动摇的专注。”
老工业城市面临转型难题,是另起炉灶,还是保持一份定力?面对抉择,宝鸡人给出了答案。
      “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创新驱动是发展之源。宝鸡制造业门类齐全,但不能同时发力,眉毛胡子一把抓。”陕西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娓娓道来,转型不等于盲目转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本钱,更是宝鸡的本钱。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这是宝鸡经济的根基,也是宝鸡发展的潜力,这座老工业城市在转型中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发展定力、聚焦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立足于创新发展,宝鸡对工业门类认真梳理,突出比较优势,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钛及新材料、优势装备制造、烟酒食品、高端能化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将优势生产要素不断向核心产业集中。
       在宝鸡蔡家坡经开区内,汉德车桥、法士特伊顿、陕汽商用车等企业陆续入驻,有的已经达产,有的开工在即。
       这个坐落于一座小镇里的开发区,“名分”不大,“个头”却不小:500多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64家,汽车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加速隆起,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145亿元。
      “宝鸡的工业发展也曾‘翻过烧饼’,问题就出在布局的单个企业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的少。产业链太短,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告别单打独斗、发展产业集群,也是从教训中趟出的一条‘血路’。”宝鸡市市长惠进才坦言。
       为整车企业配套车板和主副仪表板的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2017年进驻蔡家坡经开区。公司方圆百米之内,合作伙伴和商机俯拾即是。
      “从生产、包装到运输,我们每年可以为配套企业节约上千万元物流成本,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公司副总经理董强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宝鸡,就是看中了这里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


 

       有一种力量叫韧性


       行走宝鸡,穿城而过的渭河两岸,满眼碧透,花团锦簇。白鹭在水边小憩,俨然百里画廊。数千米的健身步道上,不时有游客玩起自拍,传来欢声笑语。印象中老工业城市“傻大黑粗”“灰头土脸”的标签已再难寻觅。
       绿色发展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北首个生态示范城镇群,宝鸡市市辖9个县有8个县荣获国家园林县殊荣,6个县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县……一张张新名片,不断诠释着宝鸡的新形象。
       高“颜值”的不只是城市环境。2018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宝鸡交出的一份成绩单同样“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6%、12.1%和10.4%。
       难能可贵的是,与一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期发展曲线“起起伏伏”相比,近年来宝鸡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始终表现稳健。
这份发展的韧性从何而来?本刊记者在一家家企业中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寻找答案。
       5月29日,第三届中国(宝鸡)国际工业品采购展览会(石油装备跨国采购会)现场,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7000米自动化钻机、国产化压裂新装备、海洋钻井隔水管系统等产品模型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
       宝石机械公司钻机分公司经理贺环庆介绍起产品来,自豪洋溢在脸上:“以钻机为例,传统钻机每班次需要十几人操作,7000米自动化钻机则只要5~6人即可正常操作,更安全高效,设备损耗也少。自2018年投入市场以来,已经占据全国陆上新增石油钻井市场的半壁江山。”
       早在2007年,12000米钻机就在宝石机械公司问世,此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至今仍是全球技术非常先进的陆地用特深井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在几年前,面对国际油价“跌跌不休”的行业困境,企业仍丝毫没有放松科研力度,坚持每年研发投入2亿元以上,不断推动产品工艺升级。
       “石油装备更新换代快,用户需求个性化强。我们打了提前量,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谋划新产品的技术储备。因此,我们的科研水平始终处在第一方阵。今年前4个月,公司新增订货29亿元,同比增长57.65%。”转危为机,靠的是啥?宝石机械公司党委书记郭孟齐一语道破天机——“坚持创新,久久为功!”
       科技创新的不断求索,正在成为宝鸡制造业企业的共识。在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每50秒,就有一台1.5TD型发动机成品装配下线。
       从2017年6月首台发动机下线到今年6月,这个宝鸡工业的“二年级新生”,已累计生产22万台发动机,势头强劲。
      “这款发动机本身的研发水平已经属于一流,经过持续的工艺完善,目前功率和扭矩等关键指标全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搭载吉利、领克等品牌的19款车型,供给12个整车制造基地。”公司总经理秦亮说。
      “新生”后劲十足,“老生”则依靠创新不断焕发活力。去年11月,由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生产的电扶梯驱动主机和自动扶梯在港珠澳大桥正式服役。在这家有1万多名员工的大型国企内,工程师队伍就有2000多人。
      “在许多细分领域,比如齿轮磨床、螺纹磨床,我们已经是国内第一了。但是企业没有盲目扩张,始终坚持定制化生产,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顾问胡弘说,建立正向的研发设计系统,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企业就真正掌握了立于不败之地的“密钥”。
       在秦川机床集团,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企业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打破了日本对该领域的垄断,但在一次展会上,一家日本同类企业却提出质疑,怀疑秦川有“偷窃”之嫌,甚至发来律师函求证。集团拿出产品的计算书等研发资料,对方一看,心服口服。

       创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


       启动“中国传感器之都”建设,组建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在陕西率先建立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全市建成和引进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8个……宝鸡市副市长王宁岗说,宝鸡全力推动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如今,全市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业产值已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新动能不断壮大,创新体系日渐完备。

       有一种担当叫“舍”“得”


       推动高质量发展,过去几年间,宝鸡做出了一道道“减法”,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加法”。
      “我2017年来宝鸡任职时,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发现,非税收入占一定比例。我们下决心把这块砍下去,虽然可用财力会暂时减少,但换来了营商环境的好转。”徐启方说。
       2018年以来,宝鸡累计取消涉企收费82项,年均减轻企业负担约3亿元。营商环境的优化,持续激发出市场活力。2018年,宝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万户,同比增长24.9%。
       惠进才说,过去宝鸡部分县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近年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下决心关停了一批矿山和污染企业,“GDP往下掉了好几百个亿,看得直让人揪心”。从数字上看,“舍弃”了一些增量和增速,但是,通过聚焦比较优势,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聚集。今年第一季度,宝鸡35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28个保持稳定增长,有些还是高速增长。
       一批拉动发展的优势区域加速形成。设立于1992年的宝鸡高新区,在创建伊始发展乏力,一度面临被“摘牌”的境地。如今,通过协同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已颇具规模,去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的排名中,曾经的“后进生”位次已大幅提升到第52位。
       在蔡家坡经开区,政府投资建设了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企业只需搬入设备即可生产。入驻于此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说,过去投资项目,仅仅是等厂房建好就要一年半,导致企业屡屡错失市场良机。在宝鸡投资则是“厂房等设备”,设备调试一完成,很快就能投产。
古都风貌和现代风尚并存,宜业而又宜居的宝鸡市变化中依然有着自己的坚守。
       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重点城市,宝鸡的房价水平低于周边一些同体量城市。徐启方说,我们没有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而是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第一支撑,虽然减少了土地财政,但形成了房价洼地,有利于留住和吸引人才。
      “舍”“得”算法的背后是改革的力量。在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122cc官网集团,过去一年间,一场“1+N”改革让这里新风扑面。
中国·122cc(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副总经理王俭说起话来言简意赅:“1”是集团掌控宏观,“N”是下放经营自主权,关键词就是“放活”。当制约发展的藩篱被冲破,企业跑出了“加速度”。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一举扭亏为盈。
      “在‘舍’与‘得’之间,宝鸡尝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甜头。今年原本可能是宝鸡工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却以两位数增长,又是高质量发展很好的一年。”宝鸡市工信局局长段寅生深有感触地说,超前谋划积蓄了力量、孕育出希望。
       采访中,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们和企业老总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是,依托产业集群培育新动能,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强大,宽松的发展生态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正是宝鸡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Baidu
sogou